农业级硫酸镁指标有哪些
我国农用七水硫酸镁国家标准GB/T 26568-2011从成分、性状、检测到应用全流程规范,构建科学用肥体系。标准设定优等品、一等品、合格品三级梯度,主含量(MgSO₄·H₂O)分别要求≥99.0%、≥95.0%、≥90.0%,镁含量(以Mg计)对应≥9.7%、≥9.2%、≥8.8%,硫含量(以S计)对应≥13.0%、≥12.5%、≥12.0%。针对不同作物需求,七水硫酸镁与一水硫酸镁需换算有效成分,如一水硫酸镁镁含量理论值达17.3%,适用于高需镁经济作物。
物理指标方面,产品应为白色/灰白色颗粒或粉末,优等品水分≤2.0%、水不溶物≤0.1%,合格品可放宽至水分≤5.0%、水不溶物≤0.2%。重金属管控采用双标准,铅≤0.001%,砷、镉等元素同步符合GB/T 23349-2009要求。
特殊形态产品差异化管控:粉状一水硫酸镁要求水溶镁≥24.0%(以MgO计),粒状产品放宽至19.0%但需控制粒度分布,氯离子统一限值≤0.5%。检测环节强制第三方认证,涵盖水溶镁、硫含量、pH值(5.0-9.2)及生态毒性指标。农户选肥需匹配作物特性,喜镁作物建议优等品,大田作物可用合格品降低成本,同时警惕工业级产品重金属超标风险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